港人移英後技能難以發揮 ‧ 英國經濟錯失高質人才潛力? 隨著超過16萬名香港人自2021年起透過BNO簽證移居英國,一份由智庫British Future與Welcoming Committee for Hong Kongers聯合發表的報告揭示,眾多港人雖然擁有專業資格和豐富經驗,卻在當地就業市場中遇到重重障礙,導致他們的技能未獲充分發揮,不但影響個人發展,亦令英國經濟錯失一批高質移民所帶來的潛在貢獻。 ⸻ 技能流失與職涯斷層 成為港人最大痛點 不少移英港人從事過會計、金融、資訊科技、教育等高專業範疇,然而抵英後卻被迫轉職倉務員、廚房助理、清潔員等基層工作。報告中提到,一位曾任保險經理的港人表示:「我現在在物流中心搬貨,這與我以前的專業完全無關。」 造成這種「技能斷層」的原因,主要來自於英國雇主對BNO簽證權利的認識不足,以及港人的專業資格在英國未被廣泛認可。尤其是醫療、教育和工程領域,認證制度繁瑣且昂貴,令不少人卻步。 ⸻ 在英港人融入困難 不止語言問題 除了資格障礙,不少港人表示,面試文化、語言信心、甚至社交網絡的缺乏,都是他們尋找合適工作的重大挑戰。有受訪者坦言:「我英文不差,但面試時常被問些很英式的問題,我根本答唔到。」 再者,許多港人誤以為自己受「不可申請公共資助」(NRPF)限制,連合法可申請的職業支援和培訓資源也不敢用,進一步加劇他們的孤立感與無助。 ⸻ 政策落後 難以配合實際需求 報告指出,英國政府雖設立了「Welcome Hub」計劃支援BNO家庭,但大部分資源並未針對「職涯對接」或專業技能運用方面。研究團隊認為,若政府未能針對性地修正政策與機制,不但浪費人才,也會加深社會融合的困難。 ⸻ 五項建議助港人發揮潛力 報告提出五項具體建議以改善現況:1. 加強針對性職業配對與就業輔導;2. 加快並簡化專業資格認證流程;3. 教育僱主了解BNO簽證與港人就業權利;4. 提供高級英語與職場文化培訓;5. 澄清並最終取消「不可申請公共資助」政策。 研究者強調,這批港人並非傳統庇護申請人,而是擁有專業背景和強烈貢獻意願的移民群體,他們的價值不容忽視。 ⸻ 融入之路仍需政策配合 儘管面對挑戰,大部分港人仍對英國生活持正面態度。受訪者指出,英國的自由、法治與多元文化是吸引他們留下的主因。若能進一步拆除制度障礙,協助港人重新投入專業崗位,不僅對個人是一種肯定,更將為英國社會帶來長遠收益。 British Future – “Accountants working in kitchens, IT and insurance specialists working in warehouses: new migrants from Hong Kong struggling to bring their skills to the UK economy”全文連結:www.britishfutu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