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Adolescence》對父母的啟示:別讓網絡世界奪走你的孩子 前言: 一口氣看完Netflix 《Adolescence》,相信有很多人都會感嘆和無奈。 如果今天你的孩子還在房間內一個人上網,建議你打開孩子的房門,給他一個擁抱,關心現在的他正在思考什麼事情,把情感重新連接起來。 內文: 先説明一下,下文會劇透!我的觀點是以家長的角度出發,可能比較尖銳,或許會令部分人士不愉快。 (一) 失控的英國教室 很多人關注英國學校是否就像劇集裏那樣失控、可怕? 我相信英國有很多這種學校,會令無數家長失望! 首先,劇集內大部分的教師都是無能的!沒有一個大人能夠控制場面。沒有! 這顯示學校在規管學生方面完全失敗!學校這一幕同時反映了很多「無能」、「無助」、「無用」的感覺,例如:老師經常怒吼,叫學生收起手機,但學生當老師「耳邊風」,甚至叫老師「Shut up」。整座學校如野獸樂園!另一方面,有心的老師或許因為輔導專業知識不足,因而「用錯力」,造成錯過了「打開心扉」的時機。對我來說,那個歷史老師不是第一個缺口!他一定是無能老師,但,如果這班學生及早被識別為「需要協助」,補上訓導主任、班主任及註校社工的協助,整件事可能稍有不同。有很多在英老師已經講過這也是他們見到的現實,看來不少英國中學的確出現劇集中的亂況,情況令人憂慮。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劇集側面描寫學生對「成名」的看法:只要你有一台手機,網絡就是全球舞台。那個時空24小時運作,可以任意妄為,沒有任何約束,沒有道德底線,誰能駕馭別人的「眼球」,就能獲得成功、快感!弱者變成小丑,老師的權力及地位如履薄冰,甚至不值一提。老師說這些學生沒希望,真相是眼前的年輕人,早就跟大人生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裏!網絡世界已經奪走了他們的童年。 作為家長,我們要如何知道子女的現況? 我建議父母跟子女一起看《Adolescence》,請他比較一下他的學校: 1. 學校整體感覺(環境、聲音等) 2. 老師專業程度 (衣著、談吐) 3. 老師與學生的權力/地位 4. 對手機要求 5. 同學的課堂上的行為表現 6. 打架事件(有沒有見過?) 7. 對違規學生的處理手法(記錄?留堂?處罰?) 8. 有沒有聽過KOL Andrew Tate 嗎?對他有何看法? 溫馨提示:不要批判(judge) ,耐心聆聽。相信這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完整的畫面。 我自己同樣有一個13歲的兒子,他說:「My school is much better than this. 」不過,原來他兩年前就知道Andrew Tate 這個人,我和老公被嚇得不輕。兩年前,他根本沒有手機,到底是如何接觸到這個KOL ? 一切都是「演算法」(algorithm)作怪,他大概也是兩年前開始可以看YouTube (沒有觸接過小紅書、TikTok),而且幾乎每次我都會跟他一起看。不過,有時候我真的不懂評價他看的是什麼?基本上,那個KOL沒有「講粗口」,我就讓他「得看且看」,原來這是大錯特錯!演算法給孩子看到的,是我們成年人無法看到的內容,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這劇集的確赤裸裸地給我當頭棒喝! 幸好,兒子的學校在校園內不得使用手機,但一年也會見上一兩次「推撞/打架事件」,由校長親自調停、處理。原來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內!他説他的學校是沒問題的,不是完全沒有問題。不過,他能把學校處理學生的程序娓娓道來,才令我安心了不少。 (二) 關於認錯 《Adolescence》讓家長知道要監管孩子小心使用手機及互聯網。同時,它告訴我們從小培養孩子敢於面對自己錯失重要性!現在很多育兒觀點非常重視保護小朋友的自尊,接納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人,但兩件事其實沒有抵觸。 一個從不承認錯誤的人可以很危險。尤其是男孩。 第一集一開始,警察爆門入屋,到Jamie 的房間,他的反應是:「我沒有做過!」這個反應看似自然,其實有點不尋常,太快!雖然他之後也有被嚇到尿褲子,但一個小朋友看到如斯陣營,應該會哭或不斷大叫父母。在警局內,父親私下問他:「到底你有沒有做過?」他的反應其實有露出端倪,想一想才回應「沒有」。由第一集至第三集,他都説:「這不是我。」反映了他慣性否認自己的錯誤。不得不説劇本寫得非常好,小演員完全演繹出13歲那種20%想説,80%不想説的心態。可能你會問:「為什麼這個父親或父母這麼笨,從沒有洞悉到兒子一直在講大話?」 原因: 1. 當局者迷 。 2. 不願相信,裝作不知。 我曾經遇過一個香港學生,二年級開始有生理反應,在學校胡亂觸摸女同學,多次犯案,但每一次他都是例牌否認。媽媽一直裝作無知,會道歉,會接受懲罰,但一直不多説。而這麼多年,父親都沒有出現過,我和社工大概都認為,家長一直隱瞞的或許是問題所在。最可怕的是,學校的懲罰統統變成對他的一種「enhancement 」,就好像教導他每一次用更好的理由去做借口,把他教得更聰明。其他我不便在這裏説了。對於高智商的孩子,「否認」反而變成逃脫的借口。 作為家長,我會教導我的孩子從小要懂得認錯,不是凡事say sorry ,是若真的做錯了,就要大方承認,從心底裏明白「錯」在哪裏。大人的責任不是要讓孩子低頭,不是要讓他感到羞恥,NO!我們應該要耐心地向他們解釋這些錯事的背後對自己、別人、甚至對整個家庭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死不認錯,其實這是一個警號,家長若及早發現孩子原來對「say sorry 」感到極大的抗拒,某程度上是他身上有一種保護機制,而家長必須要找出這個保護機制的源頭,可能來自對真相執著,家庭的教養,自我認同問題…… 劇中沒有交代這對父母平日如何跟Jamie 溝通,但也可以想像,Jamie 把自己的想法和「私生活」隱瞞得很好。在第四集結局裏可見,父母根本摸不透到底發生什麼事?自從有了網絡世界,大人也愈來愈追不上孩子的節奏,變成無知之人。如果你給予子女上網的機會,也請你了解小朋友身處於一個怎樣的網絡環境及世界,別讓他一個「否認」開脫你對他的關心和疑問。 (三) 探討「Who am I ?」 第三集是我個人最喜愛的。整集周旋在臨床心理學家的情緒及主角的心理拉扯。只有13 歲的Jamie一直尋求控制Briony的機會。而Briony就把椅子愈接愈近這個可怕的年輕人,利用她的專業「理解」他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Jamie 不斷重複要求Briony回答: 「You’re supposed to say I’m not ugly. 」「 Do you…
淺談英國🇬🇧公立中學── 你不可不知的指標(一) (二) (三)🐌小兒在英國英格蘭就讀公立中學Y8,因此在選校前做了一些功課,以下是我在Threads 討論過如何「閲讀」一間在公立中學相關「數據」的一些總結。(一)🔹即使是「Outstanding School」,你也要看公立中學的「Progress 8 score 」! 每年大概10月31日為英格蘭公立中學報名截止日期。英國教育部一般會在這之前公布Progress 8 score 及League table (全國排名)。到底甚麼是「Progress 8」(英國中學的成效指標)?簡而言之:學生的學習水平經過學校幾年的教育,到底有沒有提升?🐌個人認為,這個指標雖然不完美,但可以看到一所學校是否有心有力辦教育,比單單一個字「Outstanding」或「Good」更能看到一所學校的「辦學能力」!Progress 8 分數是一種用於衡量英國中學教育效果的評估指標,主要針對學生在GCSE考試中的進步情況。它目的在於比較學生「前與後」的分別。換言之,這是評估學生從進入中學(約11歲)到完成中學教育(約16歲)的學術成長有多少長進,而不是僅僅看學生的最終成績。具體來說,Progress 8 根據每位學生在入學時的成績,預測學生在八門學科(包括數學、英語、科學、人文科目和現代外語等)在16歲的預期表現,然後與實際成績進行對比。如果學生的實際表現高於預期,該分數會為正數;反之,則為負數。學校的總體 Progress 8 分數是所有學生個人成績的平均值。 🔻如何解讀 Progress 8 分數🔻 Progress 8指標有何用?👇 這一指標有助於家長和教育部門評估學校是否有效地支援學生進步,同時也促使學校重視學生個人的學術發展,不僅單單追求高分成績。 League table (全國排名)的用途是甚麼?👇 🧩冷知識:2024年英國教育部已確認將不會公佈學校的Progress 8分數,這一決定將影響2024-25和2025-26學年。這是因為這兩屆中學學生在小學階段(2019-20和2020-21學年)未能參加KS2 SATs考試。雖然Progress 8分數會暫停公佈,但教育部仍會公佈標題成績(如GCSE平均分數)和前幾年的Progress 8數據。計劃於2026-27學年恢復更新Progress 8評分,以便重新衡量學生的長期學習進展。 總體來說,Progress 8 分數是英國教育排名表中的重要構成元素,直接影響著學校在全國評比中的位置以及其在家長和學生中的評價。 (二)🔹早前看到一則有關中學GCSE 成績的本地新聞,作為家長,你會如何理解以下文字?//The secondary school with the best GCSE grades in the city in 2023-2024 was XXXX School, with an Attainment 8 score of 69.4, with 100 per cent of its eligible students entering for EBacc and 95 per cent of students earning a Grade 5 or higher in English…
投稿作者:Sheffield Mirror Family Hellosss Joyce IG @sheffieldmirrorfamily 3月12號對我同埋一班 Hellosss嚟講,絕對係一個難忘嘅日子。因為Ian終於飄洋過海嚟到英國倫敦,開展佢個人世界巡迴演唱會嘅第一站!就好似 Fan Club話咁,「相隔幾千公里,今晚終於見到你!」 當日企喺現場,我都覺得有啲唔真實。從來冇諗過,9,600公里外嘅香港舞台,可以搬到英國OVO Arena Welmeby呢個場館入面。Ian企喺舞台中央,spotlight打落去嗰一刻,我哋都知道,呢場演唱會唔單止係一場音樂表演,仲係一個只屬於Ian同Hellosss嘅音樂世界,將世界各地嘅Hellosss連繫埋一齊。 其實我係追 Mirror 之前,一直都算係佛系粉絲,鍾意聽佢哋嘅歌,但未試過為偶像做咁多事。不過,今次為咗呢場演唱會,我主動識咗一班新嘅朋友,大家一齊搭車落倫敦,一齊排隊拎應援,甚至唔介意大叫支持Ian陳卓賢,唔理周圍人嘅目光。本來係一個人去,但最後尾變咗一班人一齊去支持。最重要係,本來係收收埋埋,最後踏出Comfort Zone主動去接觸更多唔同嘅新事物,呢種感覺,真係「IAN人上身」! 當晚最震撼我嘅一刻,無過於Ian唱嘅新歌《鑿》。由香港到倫敦,佢將自己嘅熱情帶到世界舞台。聽到現場版嘅時候,我感受到佢為呢場演唱會所付出嘅努力,佢用聲音將情感傳遞,將黑暗嘅舞台變得充滿力量,令我哋感受到佢對音樂嘅熱情同執著。作為世界巡迴演唱會嘅第一站,雖然受限於場地規則,但整個舞台仍然充滿住香港演唱會嘅靈魂。無論係舞台設計、噴紙,甚至係郵差親自派送 Ian 親筆簽名相,每一個細節都睇得出Ian 嘅用心,佢希望將香港嘅演唱會原汁原味帶嚟英國。我望住周圍,見到大家舉起手燈,揮動自製嘅手幅,嗌住「Ian!Ian!Ian!」嗰一刻,大家就好似係香港一樣,全程投入Ian嘅音樂,佢帶領住我哋走過唔同嘅章節,亦感受到唔同嘅情感。 回想返今次倫敦嘅演唱會,我只想講「多謝你,Ian!無論相隔幾遠,你都係到我哋身邊。」呢場演唱會唔單止係你音樂旅程嘅一個里程碑,都係Hellosss嘅重要時刻。多謝你俾我哋呢一場不可思議嘅旅程下一次無論喺倫敦定係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我哋都會繼續支持你。 LinkUHK 🚀📌 黃頁平台: www.linkuhk.com📌 FB Page:https://www.facebook.com/linkuhk📌 IG:https://www.instagram.com/linkuhk/📌 WS group: https://www.linkuhk.com/linkuhk-x-whatsapp📌Threads : https://www.threads.net/@linkuhk